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成短命皇帝后在线阅读 - 第92页

第92页

    “钟相,利用水流的冲力将黄河河道堆积的松散泥沙冲走,是最节省民力的办法。”

    何钦略过知府,劝说起钟相。

    此法是他实地观察过白茅堤和金堤后,灵光一闪想出的方法。

    袁崇跟着附和,“何大人的方法可以一试。”

    单靠人力,疏通河道的代价太大了。

    黄河的水量丰沛,人力想要清理谈何容易,不如试试束水冲沙。

    知府见钟相真在考量何大人的法子,瞬间心慌了。

    他不是看不出束水冲沙的优越性。

    人力疏通虽老套、劳民伤财,但绝对稳妥。

    说罢了,知府不想承担风险。

    黄河水患是天灾,惊动了汴梁,知府今年的政绩不好看,但终究能辩解一二。

    束水冲沙要是失败或效果不好,错失时机,知府绝对逃不过责难。

    不如不功不过。

    圣上看在他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份上,能宽宥一二。

    钟离微没有时间关心知府的小心思,感兴趣地对何钦道,“你仔细说来。”

    朝廷内忧外患,水患自然是解决的越快越好。

    迟则生变。

    大周坚决果断地扣下了使臣,怀安侯领兵北上。

    消息传到北燕,侵扰边城的戎人又缩回了草原。

    王庭内,五皇子和拓跋护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去岁冬,北燕战败的压力,加上天气变化,燕帝大病一场。

    燕帝年近六旬,草原平均寿命四十岁,这个岁数显然很危险。

    病愈后,燕帝的精神更是不如往昔。

    王庭关于立太子一事更是不得不提上日程。

    燕帝也明显察觉出力不从心,虽不甘心,但也在考虑太子人选。

    大皇子拓跋御出身萧氏,在一众皇子最名正言顺,但因为和旧贵族搅和在一起,引得燕帝不喜。

    北燕不似中原重嫡庶,都是自己的儿子,只要没有异族血脉,谁合适谁继位。

    他原本看好五皇子拓跋护,偏偏上次的战事让他产生怀疑。

    而且五皇子还被大周俘虏过。

    大皇子近来疏远那些旧贵族,表现出对新政的拥护。

    此消彼长,燕帝心中的天平又偏向大皇子。

    但碍于不可说的心思,燕帝没有表现出来。

    反而在心中以“考验”为由,扶持起五皇子,和大皇子一脉对上了。

    大皇子背后的大阏氏深知大皇子不如五皇子善战,自然不愿与大周交恶,白白送给五皇子军功威望,给他一雪前耻的机会。

    燕帝频频抬举五皇子的行为,已经让她不安。

    饶是大阏氏都不得不承认,五皇子是强大的威胁,单论才干,大皇子比不过。

    燕帝的偏袒和五皇子本人,都迫使大阏氏站到对立面。

    因此大皇子一脉坚决反对与大周开战。

    理由也很充分,时机不充分。

    更是频频拿着五皇子被俘的事迹说事。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一国之储君被敌国俘虏过,岂不是低对方一头。

    五皇子能成为储君之位的有力竞争者,除了燕帝的扶持,自己的手腕也不弱。

    被俘的挫败过后,拓跋护的性格更加阴沉不定,但也学会了耐心。

    谋定而后动。

    但失掉萧钰的辅佐,他的手段还是不及西秦丞相唐清。

    这也未尝不是在大皇子步步紧逼下,不得已为之。

    拓跋护太需要胜利洗刷掉“俘虏”的标签。

    第54章 叶敛的耐心

    拓跋护深知自己的劣势所在。

    身处漩涡之中,不进则退。

    父皇看似偏爱,实则摇摆不定。

    原本偏向他的新贵,又因大皇子一脉的示好态度含糊。

    去年的战事,到底让人看了笑话。

    不洗去“俘虏”的恶名,他争夺皇位的机会更加渺茫。

    王庭之中,唯有他和大皇子势如水火。

    只要他能够扭转北燕的劣势,夺位的短板补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何况大周黄河水患,千载难逢之机,不狠狠咬下大周一块rou,拓跋护如何能够甘心。

    萧钰的消息千里迢迢传来,燕帝喜不自禁,几乎是和五皇子一拍即合。

    趁火打劫这事不用学也会。

    这才有了北燕陈兵边境的决定。

    国库空虚,上次赎人的银子还是东拼西凑而来。

    燕帝并不想真的打仗,想的无非是恐吓勒索。

    大周这只肥羊,不薅白不薅。

    于是压下王庭的争议,出兵威震。

    但大周毅然决然使怀安侯领兵北上的动作让燕帝慌了神。

    他不想真的开战。

    燕帝年事已高,自知身体每况愈下,虽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北燕在他手中壮大至此,如今守成之意大过开疆扩土的雄心。

    上次的战事,燕帝犹豫踌躇,但在萧钰劝说下,主动开战,最终功败垂成,丧幽州十八城,成为他一生的最大败笔。

    虽说罪责由萧钰一力承担,燕帝对大周却有了忌惮之心,万不想轻易开战。

    五皇子的争取到底是失败了。

    燕帝显然不关心拓跋护一雪前耻的雄心。

    本就弱势的五皇子一脉,再失掉燕帝的支持,颓势尽显。

    王庭主和派,也就是大皇子一派重新占据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