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在线阅读 -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41节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41节

    等人走了,他恍恍惚惚回来,沈怀楠正在看书,看了想笑,“你这是怎么了?”

    多晴:“少爷,咱们是不是发了?”

    然后喃喃自语,“未曾想到,我多晴也有如此厉害的时候,能让刘mama给我一个好脸色。”

    刘mama作为昌东伯夫人的心腹,平日里眼睛都是往天上瞧的,哪里看得见他们这种人。

    此话说得心酸,沈怀楠笑出声,然后摇摇头,“多晴啊,咱们以后的日子好着呢。”

    多晴哎了一声,回过神来了,高高兴兴的去厨房,“小的这就去跟厨房婆子们说明日要的膳食。”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日子有奔头了。

    他走了,沈怀楠便看书,晚间的时候,他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去了主院拜见。

    这时候,昌东伯该回来了。

    昌东伯今日去了吏部,他从外地回来,就是为了谋个京职。昌东伯自有自己的路子,他跟吏部的主事有点同窗之谊,之前写信说过这事,也给足了好处,这也是他上辈子的路数。

    最后自然也得偿所愿,在礼部做了个小主事,到他死时,昌东伯还活得很顺遂。

    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沈怀楠摇摇头,觉得至少不能让昌东伯过得如此顺遂。

    他重活一辈子,其他的事活得小心翼翼且艰难,但关于昌东伯这事情,却一直在筹划,并且由始至终觉得即便冒险,也该一次解决了他这个后顾之忧。

    礼部肯定是不能让他去了,礼部主事的差事真是清闲又得人几分尊重,沈怀楠想的是让他去工部。

    工部修河堤等,都是需要监事的。沈怀楠觉得昌东伯就不错。

    这差事本来就好——其实还可以在中间捞点油水,但是只有沈怀楠知道,昌东伯已经过厌烦了那种风吹日晒的日子,他现在只想回京都安安稳稳的享福。

    而监事是需要东奔西走的,今天这里修河堤,他需要过去,明天那里防洪,他也需要过去。

    昌东伯算不得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不然也不会安心的当个穷苦地方的县令七年。他去的时候以为从此以后生活应当顺遂,刚开始也确实如此,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受不了小县城里面那些鸡毛狗碎的事情。

    那些百姓都没有被教化过,他们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话,每次一说话就如同对牛弹琴,让昌东伯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说话。

    而且因为是小地方,百姓们说的都是地方上的话,他根本听不懂。

    他开始痛苦了。

    好在他最后有了一房美妾,在如此艰难的时候给了他一点安慰,所以对这个女人,他尤为看重。

    但他依旧痛苦。所以拼了老命,上上下下打点了七年,这才回到京都。

    如果让他又开始东奔西走,想来也是痛苦的。

    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昌东伯这个人,本性当然是贪的。之前那么个穷苦地方,他都要贪一贪,如果成了监事,他能不贪?

    沈怀楠是不相信的。

    他贪了,那就好说了。但在这之前,他必须要让京都的人都知道他跟昌东伯虽为父子,却不是一路人,没有任何关系。

    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昌东伯把自己赶出去。要赶得轰轰烈烈,全京都都知道?

    这法子看起来难,但于昌东伯和他,简直是最容易的办法了!

    昌东伯时时刻刻想着把他扫地出门才好。

    沈怀楠再把这些事情在心里盘算一遍,便觉得心情大好。

    他到了昌东伯门口,让小厮通报,里面便传出一声咳嗽。

    然后就是一个女子的声音,“我先回避。”

    这是杨姨娘,是昌东伯最爱的女人。

    他记得上辈子昌东伯为了杨姨娘,没少跟嫡母吵,最后吵来吵去,也没个说法。只是杨姨娘开始当家了。

    一个妾室当家,自然不是主母善妒或者养育儿女不称职,而是她有什么把柄在昌东伯手上,让娘家人也不能为她说话,必须闭嘴,忍受这份姨娘掌家的屈辱。

    沈怀楠不用想都知道是昌东伯夫人养了情夫的时候暴露了,为了所有人的颜面,把她关了起来,换成杨姨娘管家。

    不过杨姨娘管家对他还不错,是个聪明的女人,做什么事情温温吞吞,但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从来不出错。

    但外面说她的闲话从来不少。反正昌东伯府在那时候,比现在更加让人笑话。

    沈怀楠想要离开这里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希望这一次成功才好。

    他等在门外,杨姨娘端着膳食出来,见了他行礼,规规矩矩的,“三少爷好。”

    沈怀楠回了一礼,杨姨娘便走了。

    昌东伯叫沈怀楠进去,他冷着脸,“孽子,怎么,如今想起我来了,可是有什么事要求我。”

    想到那天在祠堂里面受的气他就不舒服。

    沈怀楠却笑笑,“怕父亲不知,这事情已经告知母亲了,明日儿子有一友人来赴宴,恐怕还要睡一晚上。他喜欢吹笛,到时候说不得要吹一曲,虽我住得偏僻,但笛声悠扬,应该也能被父亲听见,所以提前跟你说一说。”

    昌东伯大怒,“你这副样子,是在威胁我吗?”

    沈怀楠笑着说,“何来此言?不过是件小事罢了。”

    他说完就走,昌东伯想要骂他几句都没能来得及,等人走了,他气得脸色煞白。

    然后回去就跟昌东伯夫人闹,不过刚开始因为请的不知道是谁,所以还有所理智,“他说要请人拿府里吃饭,你就答应了?请的是谁?”

    昌东伯夫人白了他一眼,“还能是谁。他也就那几个朋友。左右不是王五,就是什么李二狗,啧。”

    昌东伯听这两个名字就知道要请的人身份不高,他嗤笑,“那狗东西还跑到我面前说可能要吹笛子,我呸,跟这种下贱之人混在一起,还吹笛子呢。”

    昌东伯夫人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伯爷,您可说不了他,论下贱,难道还有人比那穷山野巷里面出来的更加下贱?”

    昌东伯当然知道她说的是谁,勃然大怒,“贱人,你最好不要在这里指桑骂槐。”

    得了一句贱人,昌东伯夫人也怒了,站起来就骂他没出息,两人便一个比一个声音高,最后昌东伯狼狈而走。

    他走之前,还让人去厨房给厨娘们打招呼,“明日那孽畜请客,什么都不给准备!他不是翅膀硬了吗,那就让他自己准备去。”

    这就是迁怒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多晴给打听到了,他站在院子里面愁眉苦脸,“伯爷都发话了,咱们明天可怎么办呀?”

    沈怀楠早猜到了。不然他专门去昌东伯那里一趟做什么。

    他笑着道:“你只当做不知道,等明天盛九少爷来了之后,厨房给什么,你就上什么。”

    又叮嘱多晴,“明日你提了膳食,还要闹一闹,最好能闹得大一点。”

    作者有话说:

    少了1500。

    很好了很好了,复健成功一步。

    晚安晚安感谢在2022-05-13 18:25:21~2022-05-13 23:57: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1335517 10瓶;奥尔良鸡翅包饭ovo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沈怀楠这个不争气的,他真是恨铁不成钢

    五月蝉鸣, 天热的很,也闷。

    盛瑾安一边扇风一边抱着冰袋子往里面走,四个小厮在他身后跟着, 两个离得远,还有两个凑在他身边说话。

    盛瑾安:“离我远点,远点,热得慌。”

    他叹气, “如今这天是真热。”

    出了一身汗, 沐浴后自然要换衣裳的。而且今日要去昌东伯府赴宴,因得了自家母亲的叮嘱, 便也叮嘱小厮, “不用织金的,也不用新衣裳,对了, 蜀州的料子也不穿,那是贡品。今日只要最普通的那种,还要不显眼。”

    小厮就左看看,又看看, 最后挑了一件偏浅灰色的袍子, 外面罩着一层白纱。

    盛瑾安还是觉得这件贵重了。

    小厮愁眉苦脸,“可是少爷,这是您最朴素的一件衣裳了。”

    盛瑾安不相信,亲自去看箱笼,几个小厮搭了几件衣裳在身上由他看, 盛瑾安一一看过去, 最后只得承认自己确实喜欢名贵又鲜艳的颜色。

    织金的衣袍, 绣着竹子或者花的袖口, 镶嵌着大珍珠的鞋子,大红大紫大青的衣裳,满目看过去,谁不夸赞他一句有钱。

    盛瑾安便浅浅的为自己辨了一句,“我还是少年,自然是要鲜衣怒马的,颜色亮丽些才好。”

    小厮倒是觉得他家少爷穿什么好看,“您长得好,俊俏,什么衣裳都能撑住。”

    盛瑾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他低声询问,“你觉得,沈家三郎跟我谁好看?”

    小厮:“……摸着良心说,您不及他的相貌,但您的气度更佳。”

    盛瑾安还是有些失落的,“我觉得自己长得很好看。”

    他穿了那件浅灰色衣裳,着黑布鞋,周身也没挂荷包等装饰,倒是没显得那般贵气了。

    去别人家里做客,自然要送些礼。英国公府的礼,女人家交往送花,男人家交往便要送书。

    盛瑾安挑了一本善水记——这书说的是前朝梅鹤先生周游列国的事情,把路上看见的人和事都写了进去,有风土人情,还有一路上的风景。

    反正他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因为喜欢,所以送给沈怀楠正正好。

    小厮笑着道:“您倒是对沈三少爷好。”

    盛瑾安:“他心胸宽广,对我的无礼宽厚的很,我自然要回报一二。”

    然后就兴致冲冲的出发了,到得昌东伯府的时候,还颇为惆怅的看了看对面的文远侯府。

    盛瑾安叹气,“哎,哎。”

    沈怀楠早等在门口了!他直走过去,两人相互道好,盛瑾安说我没晚吧,沈怀楠说时间正正好。

    盛瑾安就要进府,沈怀楠却嘴角带着一丝苦笑,“盛九兄,咱们走另外一个门。”

    盛瑾安正抬起右脚要迈进门槛进门,结果听了沈怀楠这话,抬起的脚又落了回来,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啊?不走这里啊?”

    沈怀楠羞愧难当的模样,“我……我们还是走后门吧,那里离我住的地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