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乌秀梅没吭声,乌海东也皱着眉不知道在想什么,乌天心里咚咚地打鼓。 良久,乌秀梅清了清嗓子,强迫自己尽量用一个平静的语气说:乌天,你去七中念高中,我会给你安排最好的重点班。 乌天听这话一时没反应过来。 七中?那是甘城最好的高中,也是甘城唯一一所省重点高中,貌似每年都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什么?姑,七中?乌天反应过来了,腾地站起来。 装什么傻!你姑是七中校长,这是给你开后门呢,还不赶紧谢谢你姑!一直沉默着的乌海东忽然走上前去,往乌天屁股上重重地踹了一脚。 姑,您这不是难为我么,我什么都不会,去七中干嘛?乌天顾不上乌海东,他知道,这事儿一准是姑姑的主意。 这个你不用担心,乌秀梅冲乌天笑了一下,明天我就从七中联系老师,给你补初中的课程,外加预习高中的课程。所以这个假期,你要抓紧。 说完乌秀梅就拎包走了,甩下一句明天准备上课,今晚老老实实呆在家给乌天。 没过多久乌海东接了个电话,是乌天的老妈张秋荷打来的,听那意思是叫乌海东出去,夫妻俩要和生意上的朋友吃晚饭。 乌海东也走了。乌天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双手紧握成拳,久久不动。 九月一号,全市高中统一开学。乌天已经提前一天整理好了自己的床铺,把需要的生活用品整整齐齐得放进宿舍的铁橱子里。七中是寄宿制学校。 明天就要开学,乌天暑假里补的课程也补完了,乌秀梅干脆没再管着乌天。 乌天在大街上转悠了好几圈,一时间不知道该干嘛。将近两个月没联系,周贺出国玩去了,昨天刚回来。眼看已经中午了,乌天在路边吃了碗兰州拉面,然后一头钻进了网吧。 与此同时,甘城的另一端,聂原正和他妈聂美荣吭哧吭哧地分吃一碗凉面。聂原家在甘城市下辖的槊县丘西村。对于丘西村的村民们来说,谁家孩子考上了县里的学校,绝对是全家族的光荣。 聂家小子有出息!村里人都这么说。 聂原考上的是市里的学校! 那可不,你不瞅瞅聂美荣,人家可是读过书的话说到这就停了,未说出口的内容,留给听者想入非非。 聂原不是没听过关于他妈聂美荣的传言。聂美荣的老爹,也就是聂原的爷爷,是丘西村的村长。聂村长觉得自己作为一村之长应该起个带头作用,于是咬咬牙把聂美荣送进了县里的高中。要知道,聂美荣十六七岁的时候,丘西村还有不少人饿肚子呢!女孩子更是早早嫁人,来给家里讨一笔彩礼钱。念书?念书有什么用?到时候还不得嫁人生娃干农活? 所以聂村长坚持让聂美荣读高中,那绝对是顶了相当大的压力。聂美荣是个要强的女孩,相当给她爹争气,上学时省吃俭用不说,更是每次考试都出不了年级前三名。村里人都知道,那会儿,学校老师没事儿就往聂村长家跑,一遍遍叮嘱聂村长,千万别让聂美荣辍学啊,这姑娘将来会有出息的那年冬天,聂美荣的老师又来了,一来来了三个,一男两女。聂村长赶忙招呼媳妇准备点好菜好饭招待老师们,结果话没说完就被其中的男老师叫住了,他说,大哥,我们这次来,是给您说个事,您一定要冷静。聂村长以为又要给他做思想工作,赶紧拍胸脯保证绝对让自家女娃读书,结果那个男老师说,不,大哥,聂美荣同学,不能再在我们学校读书了。她和她的历史老师,出事了 晴天霹雳。 后面的故事变得离奇,有人说那个男老师家里有后台,聂家没辙只能吃亏;有人说聂美荣大半夜爬上房顶说如果她爹去找那个男老师她就自杀;有人说总之,聂美荣退学了,半年之后,聂家招了个外地的上门女婿,也就是聂原的父亲。聂原的父亲是贵州人,从小到大没读过书,老家穷得实在待不下去了,才外出找口饭吃。 每个夏天的夜里,干了一天农活的农民们聚在一起吹牛聊天,小孩子满村的疯跑。这些,聂美荣从未参与,也不允许聂原参与。 昏昏黄黄的灯下,聂美荣教聂原念诗。聂美荣只有三本书,全是诗词,唐诗,宋词,还有一本她自己去县里买来的《现代诗精选》。聂美荣以前的教材都被聂村长卖了,只好带着聂原翻来覆去地看那三本诗词。 小原,你听mama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去县里读书,知道吗?一定要走出这个村!这是聂美荣向聂原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聂原也乖乖按这句话做了,好好学习。然后一口气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又考上甘城市里最好的高中,并且是最好的重点班。 聂美荣高兴疯了,她就知道她儿子和村里其他天天只知道打架疯跑的小孩不一样。聂原要住校,她去县城给聂原扯了两块摸起来又轻又柔的布做床单被罩,她逛遍了全县城的商铺,为聂原买来最结实的盆和暖壶。 末了,聂美荣翻箱倒柜翻出自己高中时的校服,一件已经发黄的白衬衫,小心翼翼地试穿。这是唯一能把她和丘西村分开来的衣服了。她决定穿这件衬衫去送聂原开学,并且,聂家只有她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