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小知县在线阅读 - 小知县 第269节

小知县 第269节

    等到正月初六,各处再来当差。

    虽说平时忙碌了些,但逢年过节,纪炀从未耽误过大家休息。

    再卷的人也是要休息的!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灌江城还比往常热闹,各处店铺都已经挂上彩帐,十分有过节的气息。

    官学,私塾也已经放假,学生们也出来逛街,显得更为热闹。

    更别说今年大部分人手里都有些闲钱,逛街采买,十分惬意。

    不过纪炀发现,灌江府里竟然有京都趣闻跟汴京文报,像是从汴京那边带过来的,然后这边又偷偷抄写,在大家手中传阅。

    没想到那两份报纸已经风靡到灌江府。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两份报纸,可能还各有想法。

    但灌江府百姓一看到汴京文报上面骂纪炀的话,全都气愤到不行,识字的人一般会给不识字的人念报,念着念着恨不得打人。

    怎么可以这么说他们知府?

    如果不是知府,他们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吗?

    等知道这东西跟当地学政有关系,当天晚上学政家中屋子就破了个洞,估计是哪个百姓抹黑去砸的。

    其他地方百姓看到这报纸,只会好奇纪炀到底做了什么,让两方人在汴京为他们吵架。

    等知道他用普通佃户,普通农夫,普通女子做差役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跟他们的身份相符。

    而这全天下,最多的便是普通百姓,而女子也几乎占了所有百姓的一小半。

    他们听到当地豪强门阀大骂纪炀的时候,心里却在暗暗叫好。

    甚至生出一种想法。

    为什么人家那边可以平分土地,为什么人家那边农夫也可以做官。

    他们这边不行呢?

    人家那里原本也有许多佃户,可如今都有自己的土地。

    随着报纸的流通,对这件事的讨论越来越多。

    厌恶纪炀的,喜欢纪炀的,人数都在上升。

    可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普通百姓的数量,普通百姓的心声,才能决定很多事情。

    昌盛三十九年,正月初六。

    纪炀,林婉芸,带着两个孩子从街上回来,主要给江云中买了许多衣食物件。

    过了正月十五,他以后就要去灌江城外的指挥营,专心跟着凌县尉。

    虽说江云中才十二,但他跟着学武艺也有三年,不好荒废。

    读书虽不算灵光,可练武天赋也好。

    指挥营里还有专门的武将教导,他也愿意去的。

    江小子江乖乖里,乖乖读书最好,人也聪明,平时虽然不爱说话,可遇事不慌,还很有想法。

    所以乖乖就继续留在他们身边,继续读书,也跟着五姑娘。

    这次出门采买,也多是他俩的东西。

    两个小孩自幼没分开过,这会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纪炀跟林婉芸看他们回自己小院,笑道:“算着时间,认识他们已经有六年之久。”

    他们两个也认识差不多六年。

    虽说其中成亲也有三年,可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这关系,更是友达未满,比友人亲昵,比恋人稍差。

    但对比相敬如宾的真正夫妻,却多了几分温存跟契合。

    这份契合跟默契,是多年真正夫妻,都难得有的。

    纪炀这会看着两个小孩离开,下意识看了看林五姑娘,见她眼神温柔,回头对他道:“再去看看兔子?”

    两人目光对上,无意停顿片刻。

    纪炀微微点头,倒是让林婉芸尴尬片刻,轻咳:“等会去也行。”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喂死的第多少批兔子,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一时无言。

    可身后的小厮丫鬟们却下意识放缓脚步,等到两人到“实验室”的时候,有眼力的下人们已经看不到了。

    两人下意识笑,快速换了衣服去看小兔子。

    这次还是十只兔子,六只重伤,四只轻伤。

    而这次的结果更为无奈。

    六只重伤的,三只明显已经得救,另外三只死透了。

    那四只轻伤的,全都没了?根据经验,全都是过敏没的。

    他们做出来的青霉素堪称毒药啊。

    可又不能说它没有用?

    不过好歹是有进展的,如今大半年时间,就能做出二十份的量,已经很不错了。

    这几年的辛苦是有收获的。

    虽然收获只有一点点。

    两人也不丧气。

    下次再试!

    反正小兔兔这么可爱,他们可以再试很多次!

    过了正月十五,送云中去指挥营,纪炀则要启程去古博城,水泥也研究一两个月了,那边来信说有了进度。

    这种事,纪炀肯定亲自前去。

    府衙暂时交给布政使,这位布政使脾气温和,一看就是辅佐的好手。

    而朝廷说的灌江府通判,迟迟也没消息,布政使更是知道,这是陛下开恩,让纪大人放开手脚做事,所以根本不拿年龄上的架子,做事痛快得很。

    这次五姑娘没跟着去,她跟韩大夫在商议开设女子书院,准备传授医术。

    不过这事不算简单,需要慢慢斟酌。

    纪炀并未问太多,林婉芸做事,他哪有不放心的。

    说走便走,交代完事情,正月十八,纪炀便带着小吏鲁战,岳文塞,还有卫蓝安排的护卫出发。

    顺便把用关税买来的建筑材料也带过去。

    什么?

    关市税要给宗室?

    他不清楚啊!

    有什么问题,就去找陛下吧!

    此时的汴京。

    皇帝早就收到纪炀送来的书信,明显把关市税用途的事递到他手上。

    看似请示用途,其实是让他来“说服”宗室。

    皇帝笑着摇头,让观政一年了的皇子再次看看这封文书,开口询问道:“皇儿觉得,这事要不要同意,纪炀又有什么想法?”

    十二岁的皇子已经在桌案前有了自己的凳子,但他身量到底不够,只能努力挺直腰板,认真看着文书,回答父皇提出的问题。

    第110章

    摆在十二岁皇子面前的, 是两个问题。

    应该按照祖宗律法,把关市税给到宗室, 还是依照纪炀的请求, 拨到城墙用。

    十二岁,现代小升初的年纪。

    但身为皇子,他却要考虑这样的国家大事, 好在他有父亲,有下面的臣子,还有自己本身就勤勉的性子。

    虽不是什么天纵奇才, 可他懂事理,明是非, 能分辨忠jian。

    “以往关市税不多, 约莫有几十年并未开放关市, 那时候宗室的银钱都够用。”皇子想到自己叔叔伯伯姑姑们往日的奢靡, 开口道, “对比起来,还是修建城墙更重要。”

    那是起过好几次兵乱的边关。

    以最朴素的想法, 也该想到, 那边的城墙有多重要, 加固收复的古博城多重要。

    其实宗室的人未必不明白。

    但明白, 跟把钱用在自己身上,那是两回事。

    皇子徐九祥认真道:“父皇,应该把关市税交给灌江府, 建设边关。”

    纵然自己的儿子没有说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但他心思淳厚, 能够考虑到事情的根本, 就说明是个明白孩子。

    更是个听劝的孩子。

    皇帝微微点头:“那就建设边关。”

    皇帝没说的是, 就算皇子说按照律法给到宗室,他也会点头。

    但他同样会让皇子看看,把银钱给到宗室的后果。

    他的孩子自己是知道的。

    勤勉有加,克己守礼。

    在普通孩童中还算聪慧,但作为帝王的儿子,作为未来的太子,他缺了些狠,缺了些果敢。

    更缺了些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