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守寡后我重生了在线阅读 -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34节

守寡后我重生了 第34节

    “受不了也得受着,身为官员亲属本该以身作则,他却明知故犯,怨得了谁。”

    为了二叔的颜面着想,堂弟的真正身份将只有他、父亲母亲以及二叔知晓,连亲弟弟陈伯宗也不会泄露。

    陈孝宗知道他嘴巴严,想了想,跑去主宅寻母亲了。

    大事上孙氏都支持丈夫,丈夫要保密,她也不会告诉老三。

    陈孝宗唏嘘道:“父亲就不怕二叔恨死他?”

    孙氏冷笑:“老四不把他当爹,他都不在乎,会在乎少个弟弟?”

    陈孝宗:……

    孙氏:“行了,这事已经定了,孩子们都在学堂,你这个教书先生怎么跑回来了?别怪我没警告你,你老子最近心情肯定不好,你仔细撞上去。”

    陈孝宗只好灰溜溜地去带孩子。

    四宜堂。

    珍儿将探听到的前面两院的动静报给了公主。

    珍儿退下后,华阳看向靠在榻上悠哉翻戏本的陈敬宗:“这么大的事,你不去打听打听?”

    陈敬宗语气散漫:“不用打听,该告诉你的,老头子不来,也会使唤母亲走一趟。”

    华阳笑了,见他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华阳奇怪道:“你对齐氏没感情,我能理解,陈继宗毕竟是你的堂弟,如今他可能会判死罪,你……”

    陈敬宗看过来:“他自己找死,我同情什么?更何况,他也未必是我堂弟。”

    华阳:……

    这可比什么话本子曲折离奇多了,华阳不由地凑到陈敬宗身边,抢走他的话本子,小声道:“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出来的?”

    秋阳明亮而温融,从她背后的纱窗洒落进来,陈敬宗看看她白里透粉的脸颊,再看看那双清澈漂亮的眼睛,指了指自己的唇:“亲我,我就告诉你。”

    华阳神色一变,将话本子摔到他胸口,转身就要回去。

    陈敬宗却从后面扑过来,大手抓住她的肩膀往榻上一压,他便整个趴在了她身上。

    当陈敬宗终于抬起头,华阳的长发乱了,粉腮红了,樱桃似的唇瓣亮晶晶地泛着润泽水色。

    “齐氏容貌太艳,二叔压不住她。”

    取了报酬,陈敬宗扶起华阳,他自觉地靠回去,继续翻动话本。

    因为料到主宅可能会来人,华阳先去内室整理发髻,收拾齐整后再出来,坐在他旁边,疑惑道:“你二叔就是太过老实,长得也不差,又是内阁阁老的亲弟弟,齐氏能嫁他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还敢瞧不起二叔,甚至去做那种事?”

    陈敬宗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我不老实,长得也不差,你不也瞧不起我?”

    华阳嗤笑:“你可以跟你二叔比,齐氏算什么东西,敢与我相提并论?”

    陈敬宗:“身份是虚的,人心都一样,你偷偷打量过大哥三哥多少眼,别以为我没看见,若有个俊美无双又温润如玉的小太监成天在你身边伺候,你敢保证你不会做点什么?”

    华阳:……

    陈敬宗:“杨管事的容貌虽然与如匪君子毫不沾边,可如果齐氏偏就喜欢他那样的,两人背着二叔搞在一起又有何稀奇。”

    他又说起东院,华阳暂且不跟他生气,瞪着他道:“这都是你猜的,凡事总要讲证据。”

    陈敬宗顿了顿,道:“第一,大哥早就审问过东院所有下人,刘胜那种小厮,跟着陈继宗做过亏心事,他受审时肯定会露出痕迹,瞒不过大哥。大哥知道了,老头子也就知道了。”

    “第二,赵氏先前被侮辱那么多次、他丈夫被打断腿夫妻俩都能忍气吞声不敢报官,又过去了一年,说明夫妻俩已经认命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陈继宗真是我们家的种,老头子怎么可能还旧案重审执意将他往死路上推,最多想办法用银钱补偿赵氏夫妻。”

    “因为陈继宗是杨管事的儿子,老头子才无法忍受,想办法在后面推了赵氏夫妻一把,让他们敢来伸冤。”

    “所以,从老头子对他的态度,便能往前抽丝剥茧。”

    华阳不信:“父亲不是那种人。”

    陈敬宗笑笑,道:“你一直都很钦佩老头子。”

    华阳毫不犹豫地承认了,公爹值得她钦佩。

    陈敬宗:“那我举个例子,如果老头子杀了一个好人,而且完全有办法遮掩这件事,你会秉公揭发老头子,还是因为钦佩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华阳沉默。

    陈敬宗:“你看,你对老头子只是钦佩罢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你都能为老头子做到如此,更何况老头子对亲侄子?”

    华阳别开脸,半晌才道:“我相信父亲,他不会滥杀好人。”

    话音落下,她的神色也恢复了坚定。

    陈敬宗看着她,意外道:“就因为他是阁老,年轻时中过状元,长得也仪表堂堂?”

    华阳不能解释,那么多届内阁与春闱,单纯的阁老、状元身份并没有什么稀奇,她对公爹的钦佩,来自公爹担任首辅那些年,为朝廷为百姓的鞠躬尽瘁。

    对上陈敬宗探究的视线,华阳忽地一笑:“因为你是我的驸马,而他是你的父亲,我爱屋及乌。”

    陈敬宗:……

    “公主,驸马,老夫人来了。”

    朝云的通传打断了夫妻俩的谈话,华阳笑笑,出去迎接婆母。

    陈敬宗摇摇头,继续在榻上靠着。

    孙氏跟着公主儿媳走进来,看到他这姿态就是一阵嫌弃,在自家人面前破罐子破摔也就罢了,怎么到了公主身边还如此不讲究?

    “娘别怪驸马失礼,他刚刚出恭时间太久,腿麻了,走不动路。”华阳扶婆母坐下,一本正经地道。

    陈敬宗:……

    他只是分析了一下老头子,算不上说老头子坏话,她就这么损他?

    孙氏看过来,见儿子的耳垂微微泛红,心道,幸好儿子的脸皮也没有厚到无可救药。

    “不理他,我过来是跟你说下东院的事。”孙氏只当儿子不存在,提起了陈继宗的案子。

    华阳:“他罪有应得,只可怜了二叔白发人要送黑发人,父亲大义灭亲,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孙氏:“养不教父之过,不管儿子变成什么样,那也是他们当爹当伯父该承担的。”

    陈敬宗微微眯了下眼睛,怎么觉得母亲这话有点指桑骂槐的意味?

    孙氏拍着华阳的小手,后脑勺对着榻上的儿子:“就说有的家里,儿媳都知道关心婆母,又是雨里送油衣又是扶着走路,那做儿子的,空长了一身好rou,却连出去迎一下都懒得动,怪谁呢,归根结底还是爹娘没教好,只委屈了好好的儿媳。”

    华阳低头忍笑。

    陈敬宗坐了起来,反驳道:“都是一家人,天天讲究那些虚礼,您也不嫌费事。”

    孙氏:“不讲究虚礼,你倒是给我来点实惠的,实惠的没有,虚礼也无,我只能当你眼里根本没有我这个老娘。”

    陈敬宗:“怎么样叫实惠的?像大哥那样给您讲书,还是像三哥那样给您捶肩捏背?书我不会讲,捶肩捏背,您想要就来我这边,或是定个别的地方,反正别指望我三天两头的去你们院里。”

    他对母亲没意见,只是不想看见老头子。

    孙氏:“指望?谁稀罕看你的冷脸!”

    说完,孙氏与华阳再说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了。

    陈敬宗跳下地,快速穿好鞋,然后在次间拦在母亲面前,弯下腰。

    孙氏:“干什么?”

    陈敬宗:“路远,您这老胳膊老腿的,我背您回去。”

    孙氏又气又笑,不想叫儿子背,却被陈敬宗拉住胳膊,硬是拉了上来,把孙氏笑得脸都红了。

    华阳站在廊檐下,看着陈敬宗健步如飞地背走婆母,也是一脸的忍俊不禁。

    陈敬宗一直将母亲背到正院门外。

    孙氏站好了,看着这个高高大大的儿子,叹口气,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道:“你也成家了,多的娘不说,好好跟公主过日子,嘴巴甜一点,别动不动呛人。”

    陈敬宗抿唇,听见院子里有人往外走,他扶正母亲头上歪掉的发簪,转身离去。

    陈廷鉴负手行至院门前,便只见妻子与她身边的丫鬟。

    孙氏表情淡淡,绕过他进去了。

    陈廷鉴:……

    第28章

    陈继宗毕竟是陈廷鉴的侄子, 陵州知府审理完此案后,立即将案情呈递到了京城。

    景顺帝性格温和仁厚,而这份温仁主要集中表现在他想偏袒的臣子身上, 所以即便有人将对方的罪证一一摆在他面前,他也能装糊涂, 不肯重罚对方。

    景顺帝倚重信赖自己的内阁,信赖到他自己在后宫享乐,完全把朝政交给内阁。

    阁老们或许政见不同,但都是他的心头rou,其中就包括陈廷鉴。

    如果陈廷鉴想偏袒亲侄, 景顺帝会网开一面, 找借口打陈继宗一顿板子再放了, 可陈廷鉴不想偏袒, 亲自把侄子送进大牢,态度坚决, 那景顺帝也就不再费心, 批准了对陈继宗处以绞刑, 并且亲手题写“铁面无私”的四字匾额,派人送往陵州府。

    匾额送到石桥镇的陈家, 已经是九月中旬。

    陈廷鉴跪接了匾额, 将匾额高悬在陈家主宅澹远堂内,带着一家老小拜了三拜,并以齐氏母子为例, 再次告诫家人不可贪赃枉法、祸害乡邻百姓。

    华阳看向陈廷实。

    齐氏母子关在知府大牢, 用不了多久就要问斩, 郭氏带着陈家的厚礼回了娘家, 虎哥儿据说是送去了远地一座名寺。

    整个东院, 如今就剩下陈廷实一个主子。

    年近五旬的男人,耷拉着肩膀脊背微弓,孤零零地站在那,显得很是可怜。

    华阳对他却没有半点同情,无论齐氏贪污还是陈继宗祸害民妇,这都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事,陈廷实竟然蠢到毫无察觉。

    看看陈敬宗,她只是用欣赏的眼神打量过两位夫兄几次,陈敬宗都发现了,还在那阴阳怪气她可能会养男宠,如果华阳真想养男宠,也许这边她刚把男宠选好,陈敬宗就杀过来了,怎么可能叫人给他戴二十多年的绿帽。

    华阳更欣赏公爹的雷霆手段,彻底铲除了陈家祖宅这边的两个祸根,回京时再把陈廷实这个老实人带回去就近盯着,“纵亲犯科”这个罪名便大概再也无法扣在公爹头上。

    .

    陈廷鉴收到帝王赐字的第二天,陈宅来了一位贵客。

    通常遇到服丧,丧期主人家不宜出门,宾客们冒然上门也是失礼,除非有符合情理的理由。

    既然是贵客,陈廷鉴将三个儿子都叫了过来,父子四人齐齐来到门前。

    陈宅门外,又围了一圈跑来看热闹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