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在线阅读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86节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86节

    段夫子不建议他们着急参加春闱,叫他们南下游学一两年,说道:“春生秋落一年轮,树干堪堪粗壮一毫末,数十年之久,合抱之木方能经受风雨,眼下你们的学问还是太单薄了,能过春闱却未必能得好名次,以我之见,不差这三年两载,到江南之地转转,回来再考罢。”

    只需把少津、言成的文章与少淮的文章摆在一起,仔细相比,就能发现其中的差距。

    非辞藻用典的差距,而是文章浑然一体的气度。

    刚好徐大人也在,段夫子问徐大人的意见。

    徐大人乐呵呵道:“段兄通晓言成性情,甚于我这个当祖父的,这读书上的事,自然是听你的。”

    少津、言成南下游学一事,基本定了下来,至于何时出发,则再具体商议。

    ……

    给夫子拜年归来后,岁末年初的诸多喜事家事,便告一段落了。

    裴少淮投入到学习中。

    天资难求,勤苦常有,男儿读得五车诗书,胸间方能有点墨。虽然段夫子、邹阁老都说他的文章笔力已经很成熟,应对春闱绰绰有余,但裴少淮知晓,若有懈怠,则有变数。

    学问这种东西,藏在心间就如一股青烟,若是不常常温习,它是会悄然弥散的。

    总之,在春闱、殿试之前,做文章的感觉不能落下,不能手生,否则,可不是几日几夕可以捡回来的。

    每日早晚各做一篇文章,白日里读些典籍,了解朝中时事,心间若是有了甚么好的见解,及时誊写下来,供写文章时随时摘用。

    四姐夫陈行辰和好友江子匀也要参加春闱,裴少淮从江南带回来的书卷,特地给他们俩都送去了一份,陈行辰亦会不时过来,与他研讨策问文章。

    等到元月十二的时候,林氏给他送来一套新衣制,叫他上身试试。

    是玉青色的料子,素然而有质感,穿上去后宛若玉质,很衬裴少淮的相貌气度。

    一同送过来的还有一套玉珏——束发玉冠,系腰玉佩。

    见此阵仗,裴少淮才后知后觉,再过两日就是上元节,该上街去参加灯会,见一见那位杨家小姐了。

    他心里倒是一直有记得这件事,只不过有时沉于书卷,不免忘了今夕何夕,一晃神就到了上元节前。

    至于在何处“相遇”,自有长辈们妥当安排。

    林氏眯笑着端详风度翩翩的儿子,心里既欢喜又骄傲,为他略打理衣领,言道:“很好,很是合身。”

    ……

    上元节,先帝曾下旨赐灯节假十日,朝中百官,城中百姓,白日家中相聚,夜里街上相游,欢赞太平盛世、风调雨顺、军民乐业,故称上元游。

    上元游中,最热闹的是灯会,家家户户门上檐前,纷纷挂上各式纸罩火灯,涂上青颜朱彩,与天上皎月繁星相映。

    夜色深后,街上往来行人。巨大的鳌山灯组开始巡游,百姓自发提着彩灯尾随其后,中央大街上恍若长长的彩灯巨龙在巡游。

    万民争相欣赏。

    常年守在家中的女子,这一日可以大胆出游,相约闺中密友一同上街“走百病”,走过城中桥梁,走过高墙墙根,去摸一摸门上砖上的钉子,把病灾留在这些角落里,祈祷一年顺顺利利。

    夜不宵禁,所谓“去年元夜时”,“人约黄昏后”,上元节给了男女间私下相识、相知、相随的机会。

    ……

    到了上元节这一日,离天黑还早,林氏却早早叫人做好了元宵,斜阳才挂树梢,一家人便吃完了晚膳。

    林氏把时辰地点悄声告诉裴少淮后,催着他赶紧换上新衣裳,到街上去游玩。

    言成的马车也已经到了,约着和少淮少津一齐上街。

    出行前遇了些小波折,裴少淮刚换上青玉色的衣制出了房门,那走步的小厮不看路,把端着的羹汤洒在了少淮衣摆上。

    无奈,只得从衣柜里另寻了一套青玉色的直裰,少了许多暗纹花样,而显得谦谦质朴。

    耽误了些许时候,裴少淮三个来到街上花市时,正是掌灯的时候,看着街上两旁商铺民宅的屋檐上、窗叶上、楼上雅阁外,一盏盏亮堂起来,别有一番趣味,可谓是灯火阑珊。

    京都光照云烂熳,千户星灯月婵娟,裴少淮把着折扇,与好友缓步行走在花市里,感受一年一度的热闹非凡。

    看完鳌山灯组后,他们移步至樊园,勋贵们在此举办灯会兼诗会,不止各门的才俊贵女会参加,那些好不容易放假的文武百官,也有不少换上便服前来一乐。

    园子内的楼阁灯火通明,各处临时搭了许多灯架,在夜色中,给樊园添了几分意境。

    三人闲庭信步走到诗会场地,一路上,淮津兄弟相貌实在太过打眼,频频引得少女芳心暗许,擦肩而过又回眸,一张张帕子“不小心”滑落在少淮身前,原本应是含蓄细微的暗示举止,近乎变成了明目张胆,可偏偏少淮脸上一直淡淡,熟视无睹。

    竟比已经成婚的言成更加不为所动。

    言成钦佩,笑着打趣问道:“少淮,你是如何做到如此淡漠无视的?”

    “啊?”面对言成的突然发问,少淮回头一愣,但很快明白言成的意思,讪讪笑说道,“倒也不是我有意无视的。”而是他内里老成,这一路十五六岁甚至还未及笄的娇娇少女,自然而然地被摒在视线以外。

    诗会上,京都才俊们纷纷泼墨书写,大展诗才,将自己的诗作上递给考评组,参与诗会评选。

    裴少淮坐了一会,喝了盏茶,目光停留在大堂一角的水漏上,等着水漫到戌时刻度末。

    少津倒是兴致盎然,没有写诗却十分关注诗会。

    陆家小姐既有京都才女的美名,岂会不参加樊园诗会?少津关注的不是诗会,而是诗会上陆小姐的诗作。

    清水点点从竹竿滴落,水槽内水位渐渐升高,最后没过了戌时和亥时的交界线。

    “我出去散散步。”

    裴少淮起身言道。

    ……

    樊园外的河道上,几栋小居前面临河,后面靠岸,又有长长的屋檐河廊,从河上小桥一直延伸到小居室前。

    小居屋檐上没有挂彩灯,而是挂着寻常灯笼,与月色撒入河面成碎银,相互映照。

    几片扁舟靠在河廊上,粗绳索牢牢套着木桩。

    与花市和樊园的热闹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安静。

    小居内,各处立着灯盏,烛光柔和。

    杨时月坐在案前,静静望着窗外,窗外涌入的春寒,吹得她脸颊微红,比桃花淡一些,而比梨花沉一些。

    明知女子要含蓄些,可她还是忍不住精心准备了许久——青黛画眉似初月,青丝柔顺,仔细挽成了堕马髻,两支玉簪卡住发髻,一丝不乱而显得简雅,额前空留着些碎发。裙制、白绫袄上,一针一线绣了些素色暗纹,乍一看并不能发觉。

    茶案上放着两个雪顶茶盏,丝丝热气带着绿茶香飘出,与屋内淡淡的茉莉花香相和而不相冲。

    书案上,宣纸已经铺开,备有笔墨纸砚,砚台里的墨汁研磨到一半,还不够浓稠。

    杨时月思绪不止——那个坐在骏马上的身影,反复回眸,却在即将见到他的正脸时,被撤下的窗帘挡住。

    水漏发出声响,亥时已到,吓得杨时月一晃神。

    身旁的嬷嬷提醒道:“小姐,时辰到了。”

    嬷嬷向门外走去,准备到桥头外看守。

    杨时月则理了理衣襟,端坐好后垂眸。

    反是这个时候心绪平静了许多,想要自己取笑自己一番。

    偏是这时,屋外扑通水声一响,紧接着听到一名妇人惊愕大喊了一声,随后在桥头上哭喊求救。

    杨时月站了起来,嬷嬷也止住了脚步。

    杨时月到窗前一看,只见桥上妇人无助哭喊,而河中有个小身影在扑腾——是个孩童落水了。想来是看花灯归来,途经此处小桥,不小心踩空落水了。

    嬷嬷拦了拦杨时月,说道:“裴家公子马上就到了,小姐还是在此处静待罢……老奴去寻人施救。”

    外人不晓得,嬷嬷却晓得小姐精心收拾了一番,可见心许裴家淮郎。

    杨时月继续张目望着,看到那孩子顺着水流往小居这边来,扑腾动静越来越弱,她不顾嬷嬷的劝阻,提着裙摆快步来到河廊边上,试图举起扁舟的长竿去拦住河中的小孩。

    借着竹竿的浮力,杨时月费尽力气,长竿总算拦了出去,那孩童也是个聪慧的,牢牢抓住了长竿。

    嬷嬷过来,帮着杨时月一块把孩子拽了上岸。

    嬷嬷取来一件斗篷,把小女孩裹住,交给那妇人,叮嘱她快抱回家驱寒。

    救人事毕,可杨时月的一番精心打扮收拾,难以复原——玉簪松了,发髻便散了,袖口上裙摆上沾了水渍,很大一片颜色发沉。

    偏偏这个时候,那道颀长的身影从另一侧的桥头走来,借着月光依稀可见青玉色的衣袍,手里提着玉兔彩灯。

    第88章

    身影已到桥头,款款而来。

    杨时月稍显狼狈,又不得不见,略一想,索性将发饰摘了下来,青丝如瀑散下,快速用一根玉簪挽了个素髻,情急之下也顾不得究竟有几缕发丝散落。

    又来到茶案前坐下,借着茶案将河水沾湿的衣袖、裙摆挡住,才道:“陈嬷嬷到桥头上候着罢。”

    “是,小姐。”

    她还未从方才之事完全回过神来,又遐想着即将到来的会面,心间小鹿乱撞,一时间把原先想好的那些话、打算交谈些甚么话题,全忘了个干净。

    来不及多想,已经能听见河廊外的步履声慢慢临近,然后在门前停住了。

    河水湿了衣裳,杨时月不便起身去开门相迎,故小居门扉半掩,她心中一想,只堪觉得自己未能以礼相待,初次见面恐怕印象已经落了下乘。

    惋惜则已,倒也不曾相诲。

    ……

    江风扑面,些许寒意让消去了上元节灯会的喧嚣,裴少淮心绪平静,从樊园出来后,缓步而来,有几分“去完成任务”的意思。

    可当他踏上河廊,廊下河水流过,真到了门前,反倒有些踌躇了,停滞了几息,才抬手敲门。

    “裴公子请进。”声音温婉。

    宽大的袖口探出,轻推门而入。

    裴少淮顺着烛光望去,正好对上杨时月那带着期盼好奇又羞涩躲闪的目光。他年长一些,主动朝杨时月笑了笑,缓和气氛,免得让人家女孩子太过紧张。

    相互见个面而已,裴少淮作揖问好。

    杨时月起身回礼后,又速速坐下遮掩,言道:“裴公子请坐。”

    借着烛光,裴少淮看清楚了杨时月的容貌,羞蛾淡淡,眉脸盈盈,最引人的是那双杏眼,眼尾微翘而周遭带着些晕色,娇而不媚,起身时身姿高挑娉婷。

    裴少淮是个细致的人,又有前世的见识加持,这屋内的摆设和杨时月的那些小心思,岂能逃过他的眼睛。

    屋内清雅的茉莉茶香,案上茶盏,铺开的宣纸,将磨未磨的砚台,墙橱里露半的酒樽、精致的小点心,窗外江上明月,舟楫停歇,良辰美景……都在为这一次会面创造闲叙的话题,主动而含蓄。

    身上的衣制是新做的,摇曳的烛光下,隐约看到同色的丝线绣着浅纹,多衬了她的几分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