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玄幻小说 - 侍郎家的小娘子在线阅读 - 第126章

第126章

    这些年来,朝廷与骊南之间虽不说是水火不容,但也几乎断了往来。地势优越、强兵盛武的骊南就像是那只盘踞在家门口的狮子,没办法把它请进来,又不能将它驱逐,无疑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这件案子里更棘手的问题,还在于老骊南王是当今皇帝的亲姑母,淑越长公主。这也是文帝迟迟不愿下定决心派兵征服骊南的原因。

    萧氏子孙,绝不能兵戈相向。

    这是大魏立国近两百年以来,先祖立下的规矩。文帝绝不愿意破坏祖制,更不想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中留下一个手足相残的恶名声。

    骊南这一块土地,就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如今。

    眼下,这块最难解决的朝廷大事,落到了太子手中,也难怪太子一回到东宫,就愁眉不展独自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百思不得其解要如何破解这一个大问题。

    他心想,连文帝都无法下定夺的大事,难道他这个当儿子的能做得比文帝还好吗?

    太子当了二十几年的太子,虽然储君的位子一直很稳,文帝也常常让他辅佐朝政,处理朝中事务,对他这个儿子也是勉励为主,并未多苛责。这东宫之主,太子当的是早已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了。

    可如今,在年尾,年关将至的日子里,文帝突然搞了一个大动作,一时间全部召集了所有的皇子,什么也没多说,只是将三省六部里的重要案子交给皇子们去处理,并且还附加了一句叮嘱“查案百无禁忌,力争真相明细,只求结果落地”。

    太子苦闷至极。

    一是接手的案子让他参透不了如何寻找到解决之道,二是文帝的用意让他参透不了。他无法不去乱想,难道文帝是想借这一次机会考验太子和其他皇子们的能力,如果其他皇子解决案子更加出色,更让文帝满意,那是否就意味着东宫……将要易主?

    “你们对陛下这次让皇子们处理朝政案子怎么看?”

    太子“腾”的惊醒,重重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

    东宫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擅自妄言文帝的这一次举动,“这……想必是陛下对皇子们处理朝政的考验。”

    “这是废话!”太子光火道。

    还是其中一位老臣太子太保看事情的角度跟其他人不同,慢吞吞地提问道:“殿下,您可知其他皇子们所接手的案子是什么?若是能够知晓其他案子与这份卷宗的内容是否方向一致,或许可以揣测陛下的用意。”

    太子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让人悄悄去打听了一点。他火气渐渐压下去,皱眉道:“这次各个皇子拿到的案子皆有所不同,全都是来自三省六部未做决议或未解决的旧务。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本宫也还不知晓。”

    郭太保道:“既然如此,殿下先稍安勿躁。眼下,您还有另外一桩事务要在陛下面前做好,勿顾此失彼,怠慢了北齐的贵客。”

    太子受到提醒,才想起来北齐太子还在虹陵。今天进宫的事将他叫得心烦意乱,才想起来这一天里北齐太子那边还没有一点动静。

    于是,他叫来了侍卫官询问,侍卫官说北齐太子一整天都在都亭驿馆里没有外出,不过就在一个时辰前出去了。

    “去了哪里?”太子忙问。

    “宋侍郎府。”

    太子一听北齐太子去了宋清辞的侍郎府邸,才想起几日前在洗秋山里发生的那桩误会,没想到北齐太子还真的去侍郎府拜访了。

    这时,郭太保站出来又道“殿下,当年骊南王意图造反是由苏秉淮不惜冒死进京检举的,才让京中有所防备。派去游说骊南王停兵的是宋清辞宋侍郎和苏秉淮二人,骊南王郡主以死明志,才劝服了骊南王未攻打到北上,在凌江边缴械投降,自刎谢罪。如今苏秉淮已死,能够帮助殿下解决燃眉之急的人,只有一人了。”

    太子闻言,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中。

    天色近晚,侍郎府的书房里却是明烛晃动,将两条交缠在一起的身影投射在门窗上。梁映章陷坐在圈椅里,微张着泛肿的桃唇,衣锦挂在雪白的藕臂上欲掉不掉的,扬起细长的脖颈,被动作中的宋清辞张嘴咬住。

    情事结束后,两人之间还是热潮起伏。

    梁映章绵软挂在宋清辞身上,沙哑地说“饿了”,力气耗得太快,饿意袭来。宋清辞手掌穿过衣间,在她渗透着细汗的后背上轻揉抚弄,“要不要再缓缓,还是就去吃?”

    “再缓缓。”梁映章还在平复着喘息。

    宋清辞托着她一双秀腿分离开来,抱在腿上让她靠着自己歇息。梁映章休息也不安分,就这么缩在他guntang的怀里,伸手去拿放在桌案上的一本书籍,随意翻动着。

    正是之前苏秉淮赠送给梁映章的那本宋御的手记。

    “哎呀,湿了!”

    梁映章这才发现,手记里面有一页纸被沾上了茶水,想必是在两人桌子上做的时候不小心推翻了茶盏,将茶水倒在了翻开的书页上。

    她瞪着红通通的眼睛,埋怨地看着宋清辞。

    “我看看。”宋清辞接过她手里被弄湿的那本手记,展开来放在烛火下烘烤,渐渐的,书页上出现了原本不存在的几行字。

    “夫君,这是什么!”梁映章惊讶地长大了嘴。

    宋清辞看着被火烤过后书页上出现的奇怪字迹,清冷的俊颜闪过一抹极度不安之色,他缓缓念出了那几行字——【该年仲秋,风谣谷赴会,梨花漫山如雪映,似是久候故人来。与衍之、萧氏故人、风吟馥馥母女共度佳节。风吟再孕,可喜可贺,兴致大起,取名纵川。名虽已有,思及冠何姓,衍之弃沈、萧两家之姓,冠此子为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