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新和人物原型(可跳过)
关于更新和人物原型(可跳过)
如题,首先替大家拷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经常更新。 这篇文我从一开始就没想收一分钱,因为我不仅是写给大家看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不允许自己水剧情水字数,不允许自己胡编乱造扭曲历史,不允许这篇文只是发表在某网站尺度大一些的言情。在没有更新的日子里,我除了上来看看大家的评论,还在默默修文。前三十六章,目前我大概每章都修了五遍以上,不排除未来继续修的可能。我可以接受读者把它当成厕所读物,闲暇时候娱乐消遣,但我必须跨过自己设定的门槛。换句话说,日更于我而言就是在敷衍了事,我不愿意敷衍了事。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读者会想,至于吗,这不是言情还能是什么? 朋友,如果你还算喜爱这个故事,如果你对它的前因略有好奇,希望你稍费一盏茶的功夫看完接下来的内容。 这个故事的开始,源于一首古风歌。约莫在1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借用他人的一句评价便是干净,不做作,真古风也。作为一个在江浙沪求学的安徽人,我能深切感受到这些年来,安徽的发展不尽人意。求学时,还有人曾用嘲讽不屑的口吻这样对我说徽州早就衰落了,所谓的徽韵也早就随着明清与民国的消亡一同逝去了。 我喜爱本地的山水风光,从小学起,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去古徽州那里搜寻一些小镇古迹。黄山我爬过四回,西递宏村这类名气稍大的景点更是去了不下五六回,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皖南歙县的昌溪古村。 没错,就是文中男主孟开平的故乡。 我在村子里,看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古井、宋代的茶楼酒肆以及元代的忠烈庙;村口处,两棵千年龙凤樟屹立至今、郁郁葱葱,我仰头相望,其肃穆庄严之感如参见神灵。 那天下雨,村子里很静,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坐于路边。走过新安江,到了晚上,我又去了歙县的古徽州城。如果日后你也偶然去往那里,便能亲眼见到写着徽州府字样的牌匾以及重建之后的南谯楼。 自此,一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我家城外不远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一代帝王正是从这里起家,南征北战,逐鹿中原,最后缔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王朝。开国后,太祖曾数次想要迁都凤阳,凤阳城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明中都遗址,只可惜此事终究未能达成。 当年那些从草莽时便跟随太祖的人,大多也生于今安徽省辖境之内。我文中主角们所对应的历史原型,无外乎明朝开国六公二十八侯。而孟开平的原型邓愈,历史上就是十六领兵的少年英杰。他三十三岁得封卫国公,四十一岁病逝于寿春,死后被追封为宁河王,葬于南京雨花台。 明史评价他: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 朱元璋评价他: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论声望,他不及徐达这个帅才;论勇猛,他不及常遇春这个将才。可我私心却偏爱此人。乱世以杀止杀,盛世以仁止杀。明代开国之臣中有太多人因杀孽深重、戾气难平而在天下太平后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邓愈之短寿令人叹惋,我希望文中孟开平是个例外。相信他会在师杭的陪伴下做到杀中取仁,最终功德圆满,这便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 我的笔下,绝不存在非黑即白的角色。主角是人,所以一定会有缺点;配角也是人,所以一定会有优点。古代其实和现代一样,底层的劳苦百姓占极多数,人生处处是苦难,在苦难中挣扎向前才是常态。至于爱情,算了吧,从古至今男人都不会把女人看得太重。以史为鉴,时刻警醒。 也许我写到后面大家会渐渐感受到,孟开平身上充满了男人的劣根性,比如见色起意,自以为是,好高骛远但这与他是个英雄并不冲突。青史留名,留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名,他本人私下里性格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自己的爹娘妻儿最清楚。比如在师杭眼里,这男人就是个纯纯的狗东西。自古美人爱英雄?不一定。师杭的理想型从来都不是孟开平,她只是在乱世中权衡利弊,为自己做了个相对最好的选择。幸而,孟开平正是她的良人,她也是孟开平的良人。红尘嚣嚣,他们恰遇彼此,才能共历磨难、共同成长,直至最后相携一生。 身为作者和读者,还身为影视作品的观众,这几年我无数次想要诘问:难道现在的古言真的只能写一些虚幻如空中楼阁的情情爱爱了吗?难道唯有出身显赫的天潢贵胄才配成为男主吗?娱乐之外,难道就不该有思考了吗? 古代的经典名著难以超越,现代的历史与影视作品不断倒退,这几年的浮躁之气只需看一下各大平台的榜单风格便可知一二。借用里的一句台词:仗打成这样,中国军人再无无辜之人。文风的扭曲化与低俗化,作者与读者都难辞其咎,而才疏学浅还斗胆提笔创作的我,更应当时时自省。 除了尽力写好这个故事,我想,我还要尽力写好之后的每一个故事。尤其是古代背景,至少应该对得起读者,对得起历史,也对得起千古英雄人物。 接下来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和剧透。行文至此,我估计不太了解明史的读者友友读起来会比较云里雾里,干脆戳破解释一下吧: 一、关于男主原型邓愈。 这位虽然位列开国六公之一,但神奇的是非常没有存在感其他五个人要么自己很有名(李善长徐达冯胜),要么老爹很有名(常遇春儿子常茂),要么儿子很有名(李景隆他爹李文忠)。唯独邓愈是开局孤儿,死了以后儿子邓镇牵连被杀(李善长外孙女婿)爵位也被夺了个干净。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邓愈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待他极其优容,甚至说偏爱也不为过。具体的事例我后面会写到,尤其体现在他打了败仗后(是的,男主也会打败仗,而且会败得很惨)。 朱元璋对他的宠信,好似介于兄弟与义子之间,既可以交付重托又可以谅解纵容。对此,我个人总结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前文写的雪中送炭之恩情,二是邓愈的性格与能力都十分中庸。有多雪中送炭我就不赘述了,老朱当时的感受大概就跟长征会师差不多,搞不好抓着邓愈的手两眼泪汪汪。至于中庸,不是说他各方面一般般,而是说他处事周全,简重慎密。史书上描述邓愈善抚降将,善于守城,还很喜欢跟文人儒士打交道,经常给老朱推荐人才。属于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很尊敬有文化的人。而且,几乎看不到他滥杀的记载,这点就和常遇春(赵至春)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作用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攻城之后派他去稳定局势,发展民生,老百姓对他的评价都很好。 所以,为什么他没有名气?很大原因就是攻城时他经常做副将,当主将多半是在守城,战功不够耀目。古言从不缺少出身显贵,冷酷无情的男主,可相较于天降杀神,我更愿意写这样的角色杀戮会无限放大人性的阴暗面,他常年征战却始终保有性格中仁的一面,这才是最难得的。 接下来孟开平的成长轨迹其实已经很清晰了,自大与戾气深重是他最致命的弱点,且看师杭如何以柔克刚引导他吧~另外,关于他怎么躲过开国后的大屠杀全身而退,这点我已经有思路了。可以参考沐英(齐闻道)和汤和,放权放得漂亮也是一门学问。 二、关于男二黄珏。 相较于孟开平的极限摆烂(天秤座无疑),黄珏一家应该是较早主动卷入党争的。历史上常家和蓝家都是太子党,在太子朱标死后,老朱担心孙子驾驭不了蓝玉这么个悍将,所以干脆斩草除根(谋反这个罪名太扯了,大概率是老朱硬扣的屎盆子)。假如朱标不死,常氏所生的嫡长子不死,蓝玉很有可能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将军王,一辈子为大明抛头颅撒热血。当然,也就没有靖难之役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黄珏的事业线我基本会按照史书来写,后无来者的煊赫战功,嚣张至极的作死行为,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活的凌人傲气对了,还有感情线。有族谱记载,蓝玉获罪后他的三位夫人中有一位携子逃出,这个剧情简直了,太有创造空间了。我第一次看到蓝玉这个名字,就想到了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诗,至于全诗所表达的情感,妥妥的追悔莫及be美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目前计划想在黄珏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给他安排个痴情又纯善的妹子,然后搞一些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替身情节,嘿嘿。 前一章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至少在开国前,蓝玉和邓愈,以及那些早早投奔朱元璋的将领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邓愈他们是老朱手里的剑,而蓝玉则是老朱曾经想留给儿子的剑。在这些元帅死的死、老的老之后,便是蓝玉掌权的时代。所以文中黄珏现在只能暗戳戳生气,他想抢师杭根本不可能,等后期孟开平他们都隐退了,他也没机会了哈哈哈,毕竟到时候人家都成老俩口了(史上最憋屈男二)。 三、关于男三福晟。 后面还会出现,但乱世之下这种身份和信仰的人早晚会凉。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平行时空的番外假如孟开平没有遇见师杭会怎样,开脑洞幻想一下师杭嫁给福晟后的结局,有空就写! 四、关于男四齐闻道。 没什么好说的,原型沐英虽然最后偏安一隅但也充满了悲情色彩,因为他实在对老朱太忠心了。老朱死老婆死儿子,他听闻后又是重病又是吐血,很难想象是怎样的再造之恩当然,文中齐闻道和沈令宜这对会喜结连理的,青梅竹马必须胜过天降!他现在已经对师杭不感兴趣了,只觉得师杭是个大麻烦,再加上义父平日的洗脑训诫,黄珏的挑拨离间,他非常希望孟开平能够清醒点。后续师杭提桶跑路会和他有关的,但可以确定的是,齐闻道和孟开平的关系牢不可破,孤儿间的惺惺相惜吧。 ps.以上男二三四并不是和女主感情纠葛的排序,只是出场戏份的综合排序。这篇文其实偏群像,所有能给结局的角色我尽量都给,即便一句话也会交代清楚。但是大家不用担心,不会很虐的,因为主视角还是男女主,没什么阴谋诡计,老朱打天下的时候对弟兄们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悄咪咪提一嘴,其实隔壁我一直想开,因为我预感那本的男主会比较符合大众审美(孟开平这个黑鬼大老粗有被冒犯到)。这两本算是姐妹篇吧,这本主要塑造率直坦荡、快意恩仇的武将形象,另一本我会写一个关于明代中后期文臣集团的故事,约莫是群英荟萃、狐狸开会。 总之,先许愿这本可以顺利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