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耽美小说 - 红楼小地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上告我们,不过也想借着此事多得些烧埋之费。只是我哥哥讨厌那刁民刁钻,也是当时口角正在气头上,偏不相让。故才拖了一段时间也没个了结。后来就碰上新上任的雨村老爷,由着他颠三倒四的将案子结了。”

赖瑾读原著时只道是薛蟠打死了人,并没注意到其中的细节。不过不论薛家母女如何辩白,薛蟠小小年纪纵仆行凶都是不争的事实。原本赖瑾也讨厌这种草菅人命的行径。要不是看在薛蟠待自己真心实意,还算是个肝胆相照的友人,赖瑾压根儿不会搭理他。

这厢薛家母女也知道自己的辩解十分苍白,勉强一笑,开口说道:“你那大哥哥本就是个年少轻狂的性子,出事儿的时候他才十三四岁,能知道个什么?他原也是小孩子心性,经人挑唆几句,不知怎地就下了狠手。小小年纪就犯了人命案子,你都不晓得你宝jiejie和我成日家多担心。好在如今上京后认识了你,也算是渐渐走上正路了。瑾儿你对我们家的大恩大德,我们娘两个永世不忘。”

赖瑾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薛家母女的感恩戴德。薛蟠当年才十二三岁,因种种缘故纵奴行凶,打的人重伤致死,可见其为人专横跋扈,缺少教养。不过这种事情就算放在后世衡量,也不是死罪,充其量就是在管教所里多管教几年。因此赖瑾才算勉强出口,给薛家人提点一二,免了以后的祸患。可这并不代表赖瑾赞同薛家仗势倚情,以财压人的举止。

如今也就是冯渊已死,和他又没有什么缘故,赖瑾尽可能的劝说薛家多给冯家一些财帛,聊表歉意。可毕竟逝者已矣,再说什么也都无意了。有那点子感激,还不如多替活人想想,毕竟人虽死了,活着的人总得活下去。

原著中薛蟠打人之事到了四王八公倾颓之后才被抖落出来,可也仅此而已,将薛蟠置于死地的却也并不是此事,而是他故态重萌又因争抢戏子打死了仇都尉的儿子。仇都尉为子报仇,方才最终将薛蟠告入大牢,替子偿命。可见官官相护民不与官争的世情古今都有。

既然世情如此,逝者已逝,赖瑾又何妨用自己的方法替两家都权衡一些呢?

这厢薛宝钗盘桓一二,开口说道:“瑾弟弟的意思是,那应天府尹贾雨村是个靠不住的人?”

赖瑾并不答言,反而转口说道:“贾大人当年在京都盘桓的时候,也曾教我和宝玉念了几天的书。这个人真才实学倒是有的。”

见赖瑾只称赞贾雨村有真才实学而丝毫不提及其为人秉性。薛宝钗心中恍然,立刻说道:“既是这么着,我们薛家在金陵原也有些事情须得他来打点。想来此事过后,我们也要细细思量一番。”

当初原也是看在贾雨村救了薛蟠一命的情分上,薛姨妈才叫老宅的人每年打点孝敬了丰厚表礼过去。如今听赖瑾的意思,那贾雨村竟也没安好心似的。不然的话,那么有真才实学的人,岂能将一件小小的人命官司办得漏洞百出?

思及此处,薛宝钗略微恼怒的皱了皱眉,心中暗自计较。

瞧见薛家母女听明白了自己要说的话,赖瑾也算大功告成。立刻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这便家去了。”

薛家母女闻言,自然是一片盛情挽留。奈何赖瑾心中忧心着赖尚荣之事,再也没心思做下去,执意告辞。

薛家母女见状,只得起身一直送到了二门外,又吩咐家下小厮备了车马送赖瑾回家,站在门槛儿上看着赖瑾慢慢走远了。方才转身回房且说母女两个携手入室。薛姨妈依旧感念的说道:“你哥哥糊涂了这么多年,终究是交上了一个贵人。别看瑾儿年纪小小,办事竟也周全妥帖。难得他肯这么替你哥哥打算筹谋。要不是他和我们说了,叫我们趁此机会抹平此事,恐怕今后还有的风波罗乱呢!”

薛宝钗伸手倒了一碗茶慢慢饮尽,听见薛姨妈的感慨也不由得接口笑道:“哥哥生性率直,待人热忱。自然和他交好的也都肯倾心待他。比如说上一次西北之行,要不是哥哥担忧几位交好的公子们过得不舒坦将自己的印鉴送了出去,便也没有后来的为国建功。又比如这次瑾弟弟的周全提点,也是哥哥平日里待他真心的缘故。要不是此番哥哥执意下江南襄助林姑老爷和赖家老爷,瑾弟弟感念哥哥的一番热忱,也未必开口提点。想来这世间的情分大抵如此,雪中送炭永远要比锦上添花叫人感念。也唯有一颗真心去待别人,别人才能在危急之时伸出援手的。”

这么想着,到将自己平日里冷眼旁观,淡漠凉薄的性子改了不少。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母女两个一时间梳洗安置,倒在床上又静静说了半夜的话,方才闭眼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宝玉这个悲催的娃,从此就被赖瑾管了~~

看到大家对于赖瑾出手帮薛蟠的事儿颇有异议,可能是某八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清楚。就像某八回答读者们的评论一样,在红楼梦的各色人中,某八确实更喜欢性子直爽,对朋友肝胆相照的薛蟠。虽然他十三四岁的时候犯过错,可是即便是现在的社会,十三四岁的人挑唆别人将人打得重伤不治,刑法也不会判十三四岁的少年死刑,顶多就是赔偿很多钱,然后将人关到劳教所里改造,甚至有些人家有权有势,同意私了的话也未必走到劳教所那一步。

所以本文中赖瑾帮助薛蟠抹平前事,考虑到的也是这一点。

至于有些读者们担心的赖家到最后会不会助纣为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有了赖家相帮,贾府最后肯定不会走到逼死人命的地步,而且其实大家看原著,贾家众人虽然各种混乱,但是他们对待跟他们家的下人和老人,以及外头的平头百姓都是不错的。

要不然袭人的老娘怎么说仗着府上宽厚,要把卖了死契的丫头赎出来?贾母带着众人去寺庙祈福的时候,也不会斥责凤姐儿打了那不过十岁的小道士,又叫贾珍送钱和果子给他们家人压惊。虽然也有些拿钱压人的派头,但好歹贾母心里还是有平头百姓的,还是怜悯弱小的。

书中贾家牵扯到人命官司的只有几件事——薛蟠打死人,凤姐儿弄权死了人,死不卖扇子的石呆子、这三者薛蟠打死人的情况已经分析过了,凤姐儿我个人认为他本性就是个苛责厉害的,不太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同情这个人,我觉得这个人才是原著中最不值得同情的,因为薛蟠打死人能说他年纪小,被家人骄纵,无长辈教养还不太懂事儿,石呆子的事儿也可以推脱原本贾赦是想用银子买的,而且不拘多少银子吩咐贾琏都买了来,是贾雨村自己想巴结人才把石呆子祸害死了将扇子送给贾赦,可以推脱贾赦事先并不知情。

唯有凤姐儿,她先前看出贾瑞对他的心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