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耽美小说 - 红楼小地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赖瑾连忙躬身回道:“老太太这话是怎么说的。我同宝玉自幼相识,如今他病了,我合该来瞧一瞧。我也带了一瓶上好的金创药给宝玉擦拭,这东西原是沈轩在战场上用的,当日也给了我几瓶。如今我拿来给宝玉疗伤。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宝玉定能行走如常,至多一个月就能痊愈,定不会耽搁明年会试。老太太也不要太过忧心。要是因此坏了身子,宝玉更是难以安心。”

贾母默默点头,只觉得心里越发熨帖。看着赖瑾毫不做作的关切面容,贾母不免又想起当日赖大两口子在府上管事的时候,哪里会有这么多的琐碎杂乱。宝玉也不像如今这般动辄出了差错。

想到此处,不免有些嫌弃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身子一僵,心中越发气苦。看着赖瑾的眼神都带着两分森然煞气,恨不得赖瑾就此消失才好。

赖瑾无语的摇了摇头,拱手告辞。

贾母也没虚言客套,只是让鸳鸯将人亲自送出去,也就是了。

次后到了林府接瑜儿的时候,赖瑾果然没和林黛玉提起贾宝玉的伤。只是这件事情如今在京中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赖瑾也不确定林黛玉到底知情不知情。

不过赖瑾倒是单独见了林如海,将下午时候从戴权那里听来的话一一转述。末了开口说道:“一入侯门深似海,无论是入宫为妃,还是嫁入王府,终究没听见有哪个是真正幸福的。林伯父要是没有送林姑娘入宫侍奉的意思,还应该趁早决断才是。”

林如海的眉宇间多了一丝凝重,向赖瑾谢道:“多谢瑾儿费心,我省得的。”

心中却暗暗懊悔,要不是当年出了刺客一事连累的赖瑾坏了身子,以赖瑾的人品才学,容貌性格,配着玉儿刚刚好。况且两家又是世交,赖家人也算是从小看着黛玉长大,又有自己这个父亲从中权衡,难得赖家人大多都是一夫一妻,没有纳小的。如此一来即便黛玉过门也不会受委屈。只可惜如今看来再怎么般配,恐怕也是有缘无分了。

最重子嗣的林如海绝对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身体有疾,不能生育的男人。

这厢赖瑾可不知道林如海心里打得什么盘算。把该说的话同林如海说完,赖瑾便带着赖瑜回府不提。

彼时已经到了掌灯十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赖嬷嬷和赖大媳妇也从园子里头出来了。大家伙儿都坐在厅上闲聊,颇有一番唏嘘感叹。

“你说当年看宝二爷的时候,除了性子绵软一些,也没有这么混账。岂料如今越长大越不如从前了。闹到如今还揽了个jianyin奴婢,诱拐戏子的污名。幸好林姑老爷机警,尽快断了宝二爷和林姑娘的亲事儿。要不然,如今被笑话的恐怕就不只荣国府了。”

说话的是赖从荣的媳妇张氏。自从赖大和赖升两家的因为与荣府二房有了嫌隙而被迫离府之后,赖尚宁三兄弟便对二房没了好感。因此对于宝玉此番遭遇,也是幸灾乐祸大过同情着急。

赖嬷嬷却不愿意听小辈如此尖酸刻薄的话。当下冷颜说道:“不论怎么说,荣宁二府的主子们从未对不起我们赖家人。当年要不是老太太慈悲,放了第四代的小辈出府读书,哪有如今你们风光显赫的时候。现如今府里的宝二爷遭了难,你们不说帮忙想想辄,周全周全,反而在这里幸灾乐祸的。得亏这还不是什么大事儿,还用不上你们费心筹谋。说句不好听的来,万一哪天荣宁二府真的遭了什么抄家灭族的大难。指着你们这群人去雪中送炭?恐怕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噤若寒蝉,再无动静。

半日,赖升媳妇讪然说道:“从容媳妇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咱们府上该办的事情还要办。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就那么心狠。不过是不忿当年我们被二房的人那么挤兑罢了。倒也并不为别的。”

赖嬷嬷脸上神色略微缓和,冲着赖瑾说道:“你在朝中当差,结交的人也多。若是可以的话多帮宝玉澄清澄清。你从小跟他一起长大,自然知道宝玉最是纯良亲善不过的。哪里就像外头传言的那般色中饿鬼的连母亲房中的丫鬟也不放过。何况宝玉胆子那么小,又岂会做出拐骗王府戏子的事情来?这些事情有道是有的,但定然不是外头传言的那么难听。宝玉明年还要参加会试,有这种名声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你要是能帮忙,要尽快出手帮帮他才是。”

赖瑾颔首应了。

赖嬷嬷又是一阵唏嘘感叹,摇头叹道:“自我们一家人出府以来,府内的丫头婆子们是越发嘴碎心黑。什么样的歪话都能编排出来,什么样丧良心的事儿都能做出来。我们眼下不再府内做事了,有些事情看在眼里,却也鞭长莫及了。”

最近一段时间,荣国府的乱事儿越来越多。说句形象的话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件事情接着一件的。老太太年岁也大了,精神头也不足,管不住这些志大才疏的后辈。叫他们做出一桩桩叫人笑话议论的丑事来,心里不忿却也渐渐没了约束的能力。赖嬷嬷看在眼中,心下更是焦急。

可现如今她们赖家人在王夫人跟前儿就是眼中钉rou中刺,恨不得处之而后快的碍眼的东西。赖嬷嬷不论说什么话,王夫人也绝对听不进去的。

她也懒得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只是不忘嘱咐赖瑾在外头多担待一些罢了。终究是府里头出去的老人儿,以前没有能力也就罢了,如今既然能做到那份儿上,赖嬷嬷哪怕是看着老太太的面子,该做的也都会去做。

闲话说到这里气氛就有些沉重,弄得大家一时间都没了兴致说话。赖嬷嬷略坐了一会子,便借口今儿折腾狠了身体乏累,由丫头搀扶着回房安置去了。

赖从容的媳妇有些不安的挪了挪身子,低声问道:“祖母该不是同我生气了吧?”

赖升家的摇头安慰道:“你祖母并不是同你生气,她只是觉得府上的事儿越发糟心,心里不舒坦罢了。”

赖瑾端坐在椅子上,听着二奶奶同三婶子说话,默然无语。

他突然想到当年和贾宝玉一起上学一起读书的事情,那时候的贾宝玉聪明伶俐,过目不忘,触类旁通。虽然不怎么喜欢四书五经、八股文章,但先生教的东西也都能通篇背下来。当时府里上上下下对宝玉十分看好,都说他将来是有大造化的人。赖瑾也信誓旦旦的认为他能够劝着宝玉越来越好,以后科举为官,支撑家业,不再做一个只能依附家族的膏粱纨袴。

可是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贾宝玉渐渐又回到了从前的性子。不肯读书,不肯学习治世经济,每天抱着自己的虚妄理想过日子,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赖瑾突然觉得有些茫然。他有些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用。会不会奋斗一辈子,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