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羚文学 - 耽美小说 - 红楼小地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是比较通融宽厚的。

就像后世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同情心,倘或受害人真的变成了自己,不知道很多自诩宽容善良的人,还有没有那种故作大度的心。

赖瑾思及此处,不免又想起原著之中宝玉落魄了,还是蒋玉菡接济照顾他。如此举动当真可谓是以德报怨。果然古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细细想来大抵还是有缘故的。

这么想来,对蒋玉菡的态度也比先前亲热许多。蒋玉菡一直就觉得赖瑾对自己有一种说不出的疏离和隔阂,之前想着也许是两人身份地位相差太多,遂也不以为意。如今瞧见赖瑾态度慢慢转变,他因之前赖瑾仗义执言帮他摆脱了忠顺亲王纠缠的事情很感激,如此一来,倒也投桃报李的引着他多说了几句话,尽力开解他的抑郁不忿。

三人只在李大叔的家中略坐了一会子,便回了蒋玉菡的宅院,吃过午饭之后,薛蟠和赖瑾两人又陪着蒋玉菡说了一会子话,众人还去山上采了些时令果子,便打马回转。

之后的几日,因朝政繁忙,赖瑾倒也无心去打听荣国府的事儿。倒是赖嬷嬷经常前往荣庆堂陪贾母说话摸牌,时不时的开导一番。只是贾母依旧忧心自责,赖嬷嬷的话也只是说了十句听两句,聊胜于无罢了。

以及荣国府上各位主子们或病或伤,府中一时间倒没了得力的人管辖。听说这几日管事婆子与各屋丫头们也是偶有争执,什么你祸害了我的花,我克扣了你的例菜之类的,吵吵嚷嚷的,倒也没个清闲。

没过几日又是宝玉的生日。因他在北静王府品评联诗一事得罪了诸多亲戚家的姊妹们,且贾母王夫人这会子正病着无暇理他,他又被贾政一顿好打这功夫还没能下床走动,今年的生日也只是平常过了,丝毫不像原著中那般热闹。贾宝玉本就是个喜聚不喜散的绵柔性子,思及此处不免又是哭了好几场。整日里以泪洗面悲悲切切的,据说倒有了两分林姑娘的风范。

赖瑾一直没有去园子里探望宝玉,倒是去荣庆堂看了贾母几回。贾母的身子骨儿是越发不好了,如今说三句话的功夫都咳嗽不止。鸳鸯等几个大丫头侍奉在床前,邢夫人偶尔来看过几回,身边跟着已经接回去教养的迎春。迎春依旧如早先那般唯唯诺诺的性子,不过穿戴倒也比从前好多了。见到赖瑾的时候偶尔也能闲聊两句,只是两人素日就无话可说,这会子倒也说不出热络来。

往日里最擅言辞的探春近些日子也不怎么说话了。听说王夫人的病一直是反反复复的,不见起色。探春身为庶女自然要侍奉床前。只是不知王夫人是暴露了本性还是被宝玉的事情刺激到了,如今性子越发阴沉暴躁。探春稍有不对便是一顿斥责,虽然算不上打骂,但当着满屋子丫鬟婆子的面儿如此给探春没脸,探春愈发觉得下不来台。

再加上王夫人陷害林黛玉、薛宝钗一事给探春留下了层层阴影。这一对母慈女孝很是融洽的母女两个倒是比先前生分好多。

至于被宁国府接回去的惜春也只是来这边看过贾母一回。那日赖瑾并不在跟前儿,只听说惜春的性子越发冷淡了。来了之后也不怎么说话,只默默坐了一回,侍奉了汤药之后就回去了。满脸硬邦邦的,好像例行公事一般。瞧得鸳鸯止不住叹息。只是她也晓得这事儿原是贾母对不住惜春,拿了人家的东西还不能尽心对待人家,也怨不得人家心有怨怼总是介怀。

至于宝玉,先前是借口黛玉之事伤了心在园子里头胡搞瞎搞。后来则是被回京叙职的贾政暴打一顿,真的起不来床了。所以一直也没能过来探望贾母,自然也不会去荣喜堂探望王夫人。

于是往日间热闹喧嚣动辄站了满屋子人的荣庆堂就显得越发寥落单薄,空荡荡的没个人气儿。就连人行走在其中都不知不觉的屏住气息,小了动作。

赖瑾只觉得荣国府是一日比一日更清净了。

如此又过了不少日子,宁国府的下人来传话说大老爷贾敬宾天了。

赖瑾想了好一会子才想起来这人是在城外道观里整日忙着修仙炼丹的贾珍他爹。好像当年还是个进士及第的才子,只不知为何并没有入朝为官,一直到死都还是个白身。整个人神秘兮兮的,阖府上下的人也都不怎么了解这位老爷,当然也不议论他。

只是这会子死了,虽说平日里住在城外不惊动人,这会子也少不得闹得阖族上下鸡飞狗跳。据说他的死因也不是很光彩,有人说是误食了丹药中毒而死,也有人背地议论说是平日里在道观“双休”,和那些小姑娘们放纵太过,再加上总吃一些有毒的丹药,积累到如今精尽而亡。

不论哪一条,听起来都不太好听。众人也只得当做没听见了。

公公没了,尤氏身为当家主妇自然得cao办周全。于是一面给贾珍、贾蓉乃至贾琏等传信儿,一面又要接了自家继母和两个继妹过来帮忙cao持。赖瑾知道尤氏此举无疑是引狼入室,只是他身为外男,对于府中阴私事情也不好讲的太明白。只得撺掇赖升媳妇去尤氏跟前儿叨咕两句。

尤氏听完,倒暂且按捺住了将尤氏老娘和她两个闺女接过来的心思。只一味张罗着开丧破孝等事宜。

至于贾珍等人听闻此消息,倒是急忙告假。消息传到乾元帝耳中,倒是额外加恩追赐贾敬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度,入彼私第殡殓。又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且准朝中自王公以下前去吊唁。

这是很大的恩典惠泽。圣旨传下以后,不止贾家众人,满朝文武都称颂圣上的仁厚宽宥。

又过了一些时日,远在江南的贾琏、贾蓉等也都回京奔丧。贾琏回家醒过老太太和父母双亲之后,又去宁国府那边看了一眼,片刻不停的到了赖家给赖嬷嬷等人请安。并且还带了好些希贵表礼,诸如江南织造局的各种上好锦缎,江南茶园子里精心培育的最上等的茶叶以及西洋商人贩卖来的各种机括玩意,种种物件儿,不一而足。

瞧着贾琏如此郑重其事的登门拜访,赖家众人倒是觉得很是熨帖。言语当中每多谦辞,叫贾琏很不必如此客气。只不过如今贾琏就在赖尚荣手底下做事,对赖家众人殷勤小意一些也是有的。因此赖家众人的话,贾琏并不以为意。赖嬷嬷只和贾琏说了几句话的功夫,就让赖瑾陪着贾琏去书房闲聊了。

她也明白,贾琏之所以火急火燎的过来,可不是想同她这个老婆子家长里短,大抵还是寻赖瑾说事儿的吧。

果然,两人一进了书房,贾琏率先开口道:“此番宁国府那边儿的大老爷宾天,按理说圣上只找回敬老爷的嫡亲孙子蓉儿也还罢了。竟然也通知我们这些个外房的子侄们回来守孝。这一守就得足足一年,我总觉得